節日禮儀:元宵節 農歷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,也叫花燈節。因其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,又與春節相連,因此備受人們重視。 1.觀花燈 正月十五之夜,城鎮街市上到處火樹銀花,彩燈耀眼。人們制造出各種各樣精美的花燈和焰火,還有的用許多燈扎成燈樹,懸掛著制作精美的各種謎語,供人們觀賞和猜測。 2.鬧社火 鬧社火就是人們紛紛涌上街頭觀賞扭秧歌、耍獅子、踩高蹺、跑龍船、擊鼓等娛樂表演。這些活動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,已成為我國民間藝術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。 3.吃元宵 元宵節家家吃元宵、吃餃子、吃年糕,祝福合家團圓,年年登高。 元宵節期間,除了觀賞燈會,各地民間還盛行送燈的習俗。福建省民俗學專家方炳桂說,人們通過送花燈來表達各種各樣的美好祝愿,送花燈大有講究。 方炳桂說,元宵節給新嫁女送燈的習俗在福建已逾千年。在福建方言中,燈與“丁”諧音,各地送的燈品式樣不盡相同,但目的是一樣的,為了“添丁”。 福州一帶已嫁女未生育者,第一年娘家多于正月初十送一盞“觀音送子燈”,是謂送“丁”;第二年則送“孩兒坐盆燈”;第三年如女兒已生男孩,娘家可送各式的燈,謂“添丁仔”;如未生育,則送“橘子燈”。在福州方言中,橘與“急”諧音,意為催促生育。 泉州等閩南各地給新嫁女送的是一對白蓮花燈,給嫁后已生男者則送一紅一白的燈。燈內有蠟燭,花燈失火,通常視為喜事,叫作“出丁”。 方炳桂說,可送的花燈種類還有很多:走馬燈、關刀燈、蓮花燈、兔子燈、綿羊燈、錢鼓燈,應有盡有。蓮花燈一般送給女孩,寓意接受花燈的女孩越長越漂亮;如果想要男孩對自己溫順體貼,女孩便送男孩一盞綿羊燈;希望孩子長大有武才,大人便給孩子送關刀燈,希望孩子有文才則送狀元騎馬燈等。
主辦:白水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:白水縣大數據中心 辦公地址:白水縣東風路鑫源大廈5樓
白水縣政府辦公地址:白水縣新興路009號 聯系電話:6155900
陜ICP備11002871號-1
陜公網安備 61052702000101號 網站標識碼:6105270004
運維電話:0913-6155350 E-mail:sxbszf900@163.com 您是第位訪問者